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微信图片_20250206154821.jpg
皮草过山车
文章来源: 2014-01-15


本刊记者-董笑妍
    2013年末,国际、国内皮草市场同时经历了一场价格急跌。近日,据欧洲媒体报道,在哥本哈根贸易中心举行的一场皮草拍卖中,皮草价格下滑了将近四分之一。挪威许多貂皮养殖农场将皮货从交易中心撤了回来,采取观望态度,期待价格反弹。与此同时,自2012年末至2013年末,中国内地也经历了一次从急涨到急跌的过山车。
    同是跌价,国内外的原因却不尽相同。近年来,国际皮草养殖行业受到了巨大的道德舆论压力,2013年是国际反皮草运动的一个标志性年份。从去年9月起,西好莱坞成为美国第一个禁止销售皮草成衣的城市。截至目前,全美已有339个品牌或商家承诺不出售皮草制品。
    而在国内,从2012年8、9月毛皮价格开始上涨,到2013年年初达到顶峰,涨幅最大的貉子皮,最贵达到了每张1000元以上。而2013年下半年以来,则出现了急剧下滑,最大跌幅达到了近七成。在记者采访中,皮草供应商表示,国内皮草价格暴跌主要是因为供大于求。
    中国虽然是皮草原料的重要产出国,但是当国内毛皮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,货品却无法顺利转入外销市场,因为中国产品面对着技术性贸易壁垒。一些国际卖家为了避免风险,在进口中国皮草原料时往往附加特定化学物质的限量规定,所以很多内贸原料无法通过外贸检测导致国内市场饱和。
    另一方面,对于皮草贸易,国际通行的是拍卖形式,而我国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皮草生产、加工和消费大国,但皮草贸易还很不规范。除较大的养殖场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外,很多小型皮草养殖户依然坐等收购商上门,滞留在一次一个价的自由贸易方式上,这对于整个皮草行业的透明化和价格管理也造成了极大阻碍。
    这些都反映出国内皮草市场的制度不完善,而管理制度的松散势必造成行业损失。因此,中国皮草业不仅要从技术标准层面进行提升,更要注重商贸模式的完善。
 
《纺织服装周刊》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85872143
 
相关文章
更多资讯
组织架构 | 版权声明 | 订阅中心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关于我们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《纺织服装周刊》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京ICP备11016217号-19 京ICP备11016217号-23 京ICP备11016217号-26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